房地产政策调整内容是什么啊?
2019-03-29
-
屋连网网友 | 2019-03-29
国务院17日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十条举措,被业内称为房地产“新国十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近期接二连三的调控政策打击力度大,针对性强,预计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此次出台的“新国十条”主要有四大看点。 看点一:停发第三套房贷款 《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看点二:遏制外地炒房者 《通知》要求,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性措施,在一定时期内限定购房套数。 看点三:物业税渐行渐近 《通知》要求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 21世纪不动产认为,房产税的作用是迫使原有的投资投机者将其房产抛售到市场。这是一种双向调控,威力不可小视。不少业内人士希望房产税暂缓出台,应该先观察现有调控政策的效果,否则有可能对楼市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看点四:问责制强化执行力 《通知》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建立考核问责机制,对稳定房价、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不力,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要追究责任。
-
屋连网网友 | 2019-03-29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26日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部署明年的工作任务,并将“千方百计抓好房地产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调控”再成住建部工作重心,源自于决策层对房地产市场施政思路的转变。从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到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21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仅今年12月份,中央就三次在高规格会议上谈到“稳楼市”。防泡沫、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快建立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路在各个会议中一以贯之。尽管限购、限贷、限价等各地频繁使用的房地产调控手段并未被提及,但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领域建立起长效机制之前,行政性调控措施还不能退场。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对中新社记者指出,明年调控不但不会松动,还有望从严。因为,长效机制的建立非一夕之功,这些调控措施需要继续使用,以抑制楼市过快上涨,防止泡沫的产生。例如,在降杠杆、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措施将会继续推动或升级。目前一些大额信用卡支付、消费贷、装修贷等大多是变相的首付贷,未来这些渠道可能会被彻底堵死。各地也在调控升级方面不断跟进。例如:12月3日,浙江嘉兴市实行住宅限购;12月22日起,武汉限购范围进一步扩大;23日郑州楼市跟进“认房又认贷”,有房或有贷者购房,首付比例调至60%;26日,济南再度收紧限购政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各地政策收紧预期继续增强。近3个月来,武汉和郑州各调控了4次,杭州、南京等城市也都在10月以来连续发布超过3次调控政策。这些无疑对处于调整边缘的楼市影响明显。业内人士认为,调控从严信号出现后,可能会让明年的房地产市场进入冷却调整期。尤其是在2016年多地购房需求大量释放甚至出现透支以后,明年人们购房热情可能大幅降温。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预测称,2017年房地产调控将保持高压姿态。受此影响,本轮房价调整可能持续到2017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在此期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出现“二次探底”,2017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回落至1%到3%左右。任泽平同时指出,由于当前调控主要是通过限购限贷控制需求,如果土地供给跟不上以及长效机制建立不理想,那么2017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房价面临新一轮上涨压力。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李铁则提醒,需要认识到房价上涨是局部现象,而不是全国现象。三四线楼市库存严重积压的问题也需要重视。住建部提出,明年将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继续坚定不移抓好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去库存。因地制宜的“一城一策”甚至“一区一策”可能在明年普遍推广。
买房,您需要一位置业管家
-
站在客户立场
根据客户要求推荐合适的楼盘
-
管家专业分析
全面的楼盘分析,包括负面
-
保障顾客权益
讲真话,不忽悠
-
专车直达接送
专车接送,全程陪同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