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400-650-5090

在买房的每一个阶段,您需要了解的

我们都替您想好了!!

当前位置: 屋连网> 房产知识库>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有哪些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方法有哪些

2019-03-29

共有4条知识
  • 屋连网网友 | 2019-03-29

    一般指的是抗侧力计算,比如抗震,主要方法有剪力分配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  剪力分配法  ( non-shear distribution method) 由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令希于1951年出版的《超静定结构学》中,根据结构力学中的弯矩分配法提出的调整分配法,后来被人称为“无剪力分配法”。  剪力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1)剪力分配法的思路:用剪力分配系数将结点外荷载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各杆端,先得到柱端剪力,再求柱端弯矩。  (2)剪力分配法的条件:具有无限刚性横梁的刚架或排架在水平结点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3)抗剪刚度D:当杆端发生相对侧移Δ=1时,柱顶产生的剪力。两端固定的等截面柱: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等截面柱:  (4)抗剪分配系数γ:(5)柱顶剪力Qi:  剪力分配法的计算步骤  (a)计算剪力分配系数;(b)计算分配剪力;(c)将分配剪力作用于反弯点,求杆端弯矩。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用来计算多自由度体系地震作用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利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和振型分解的原理,求解各阶振型对应的等效地震作用,然后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对各阶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组合,从而得到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作用效应。  时程分析法是世纪6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抗震分析方法。用以进行超高层建筑的抗震分析和工程抗震研究等。

  • 屋连网网友 | 2019-03-29

    一般指的是抗侧力计算,比如抗震,主要方法有剪力分配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  剪力分配法  ( non-shear distribution method) 由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令希于1951年出版的《超静定结构学》中,根据结构力学中的弯矩分配法提出的调整分配法,后来被人称为“无剪力分配法”。  剪力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1)剪力分配法的思路:用剪力分配系数将结点外荷载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各杆端,先得到柱端剪力,再求柱端弯矩。  (2)剪力分配法的条件:具有无限刚性横梁的刚架或排架在水平结点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3)抗剪刚度D:当杆端发生相对侧移Δ=1时,柱顶产生的剪力。两端固定的等截面柱: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的等截面柱:  (4)抗剪分配系数γ:(5)柱顶剪力Qi:  剪力分配法的计算步骤  (a)计算剪力分配系数;(b)计算分配剪力;(c)将分配剪力作用于反弯点,求杆端弯矩。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用来计算多自由度体系地震作用的一种方法。该法是利用单自由度体系的加速度设计反应谱和振型分解的原理,求解各阶振型对应的等效地震作用,然后按照一定的组合原则对各阶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组合,从而得到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作用效应。  时程分析法是世纪6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抗震分析方法。用以进行超高层建筑的抗震分析和工程抗震研究等。

  • 屋连网网友 | 2019-03-29

    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四大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 一,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成可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钢筋混凝土框架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 ①梁、板、柱全部现场浇筑的现浇框架; ②楼板预制,梁、柱现场浇筑的现浇框架; ③ 梁、板预制,柱现场浇筑的半装配式框架; ④梁、板、柱全部预制的全装配式框架等。 二,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1.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由梁、柱、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它是主要承重结构,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系梁连系起来,即形成一个空间结构体系,它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 (1)框架结构体系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大空间,建筑立面也容易处理,结构自重轻,计算理论也比较成熟,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造价较低。 (2)框架结构的缺点是:框架结构本身柔性较大,抗侧力能力较差,在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非结构构件破坏比较严重。 (3)框架结构的适用范围:框架结构的合理层数一般是6到15层,最经济的层数是10层左右。由于框架结构能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的要求,已广泛应用于办公、住宅、商店、医院、旅馆、学校及多层工业厂房和仓库中。 2.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房屋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在其中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称为“剪力墙”,剪力墙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整个房屋的抗剪强度和刚度,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间分格构件。 (1)剪力墙结构中,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承受全部水平和竖向荷载,剪力墙沿横向纵向正交布置或沿多轴线斜交布置,它刚度大,空间整体性好,用钢量省。历史地震中,剪力墙结构表现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震害较少发生,而且程度也较轻微,在住宅和旅馆客房中采用剪力墙结构可以较好地适应墙体较多、房间面积不太大的特点,而且可以使房间不露梁柱,整齐美观。 (2)剪力墙结构墙体较多,不容易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为了满足旅馆布置门厅、餐厅、会议室等大面积公共用房的要求,以及在住宅楼底层布置商店和公共设施的要求,可以将部分底层或部分层取消剪力墙代之以框架,形成框支剪力墙结构。 (3)在框支剪力墙中,底层柱的刚度小,形成上下刚度突变,在地震作用下底层柱会产生很大内力及塑性变形,因此,在地震区不允许采用这种框支剪力墙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可以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既有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强的抗震能力,因而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办公楼和旅馆。 4.筒体结构体系。随着建筑层数、高度的增长和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以平面工作状态的框架、剪力墙来组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这时可以由剪力墙构成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加密柱子,以增强梁的刚度,也可以形成空间整体受力的框筒,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为主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通常筒体结构有: (1)框架—筒体结构。中央布置剪力墙薄壁筒,由它受大部分水平力,周边布置大柱距的普通框架,这种结构受力特点类似框架—剪力墙结构,目前南宁市的地王大厦也用这种结构。 (2)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筒体组合而成,内筒为剪力墙薄壁筒,外筒为密柱(通常柱距不大于3米)组成的框筒。由于外柱很密,梁刚度很大,门密洞口面积小(一般不大于墙体面积50%),因而框筒工作不同于普通平面框架,而有很好的空间整体作用,类似一个多孔的竖向箱形梁,有很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目前国内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米)、广州中天广场大厦(80层、320米)都是采用筒中筒结构。 (3)成束筒结构。在平面内设置多个剪力墙薄壁筒体,每个筒体都比较小,这种结构多用于平面形状复杂的建筑中。 (4)巨型结构体系。巨型结构是由若干个巨柱(通常由电梯井或大面积实体柱组成)以及巨梁(每隔几层或十几个楼层设一道,梁截面一般占一至二层楼高度)组成一级巨型框架,承受主要水平力和竖向荷载,其余的楼面梁、柱组成二级结构,它只是将楼面荷载传递到第一级框架结构上去。这种结构的二级结构梁柱截面较小,使建筑布置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平面空间。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结构体系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形式,也可应用,如薄壳、悬索、膜结构、网架等,不过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还是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和筒体等四种结构。

买房,您需要一位置业管家

  • 站在客户立场

    根据客户要求推荐合适的楼盘

  • 管家专业分析

    全面的楼盘分析,包括负面

  • 保障顾客权益

    讲真话,不忽悠

  • 专车直达接送

    专车接送,全程陪同看房